轉貼分享:
書籤收藏:
一般人賣產品都會想「看樣品」,確認沒問題之後才正式上線銷售。但是身為跨境電商的賣家,或者說由「淘阿天」找產品資訊放在「蝦雅露」銷售的賣家,真的需要這麼做嗎?
要回答任何問題都應該先問事情的目的是什麼?一般想確認品質的原因都是害怕事實與預期的差異太大,尤其只透過淘阿天網站上那幾張照片就要決定賣誰家的產品,對很多新手賣家來說是很難說服自己的。尤其您還沒學好怎麼挑產品?挑賣家?那風險當然很大,因為您容易忽略由銷售量、評價、產品實拍照來篩選賣家的原則。但是如果您跟跨境電商研究所的學生一樣,挑產品會先剔除銷售量差的,挑評價好的,還會用阿里旺旺跟賣家要實拍照,或者在評價裡面看看有沒有其他買家提供的產品實拍照,用這些技巧挑產品,要買到地雷的機會是很低的。(作者江亘松)
再來由實務面來談「看樣品」這檔事,如果您的賣場預計只賣少數幾種產品,您也很願意投資一些成本來照顧您那顆無法承擔品質風險的小心臟,那別猶豫,快去買來看樣品。我知道很多人做事情都很謹慎小心,這是一種累積出來的生活態度,那想花的錢就花吧。但是這個「想花的」錢真的是「該花的」?或者說是「必須花」的?這種心態會不會害您沒辦法把跨境電商的生意作起,如果不看樣品也可以做生意您為什麼一定要看?這才是生意人應該要有的思考方式。(作者江亘松)
一個簡單的邏輯問題,如果您的生意模式是一個產品打算賣幾百幾千個,所以您很期待產品的品質必須維持一致,那以統計學的理論來看,您應該買的樣品數量不是兩三個,幾十個可能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您創業的資本不是很多,甚至您根本就想無本創業,那在看樣品這件事情上面,投資多了又怕賣不出去變成庫存,投資少了又看不出個所以然來。那真的有必要看樣品嗎?尤其對一般小小創業家來說,真的別一開始就把把自己想得太偉大。(作者江亘松)
反過來看,如果您的生意模式跟我帶的進階班同學一樣,多半都是一天30個新品,一個月目標1000品以上,那看樣品這件事情會勸您直接打消念頭,因為就算一個產品只買一件來看的成本就會讓您受不了。更何況我們的經營是走長尾理論這種模式,一個產品一年能賣出一兩個就已經足夠我們一個月一二十萬的利潤需求,進階班同學賺錢的邏輯是產品多、單價高,不求深入銷售、只求財源廣進的觀念。配合正確的產品開發邏輯,其實不看樣品的風險真的不高,把樣品費省下來處理客訴可能還有剩餘,更何況沒人保證先看過樣品就不出問題的。良率是有銷售量才有意義的統計數據,一個產品如果一年只賣幾次,您真的看得出看樣品對品質良率的好處嗎?
最後一個觀念問題是品質的好壞究竟是您決定還是消費者決定?很多新手創業家都是胸懷大志,一直想要幫消費者做好品質把關。等到開始銷售之後才領悟到自己說的品質都不算數,消費者講的才是結論這個事實之後,才會開始把自己由讀書人調整為生意人。電商是來做賺錢的,不是來交朋友的,跨境電商有跨境電商的特殊性,光是產品有瑕疵要不要寄回大陸退換貨的問題就會難倒很多新手,老手知道問題不是「應該不應該」寄回去,而是「運費考量之後有沒有必要」,甚至跟賣家談都嫌浪費時間,但是新手就是容易跟自己過不去。(作者江亘松)
所以如果您已經盡量挑了好貨源、好賣家,那為什麼不用觀念與邏輯這些制度面的篩選來取代用人民幣看樣品的古老篩選方法?所以別看樣品了,意義不大的。(作者江亘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