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分享:
書籤收藏:
創業與行銷智慧:聽媽媽的話!別再把產品當產品了 最近收到一份雜誌的訂購DM,促銷方案是訂閱一年十二期原價2400的雜誌現在只要特價1600,還送訂戶市價三千多元的贈品。這是怎麼一回事?也許很多人會懷疑如果不是贈品有問題就是雜誌變薄或紙張品質變差了,但是我的想法是贈品一定是真的而且搞不好雜誌會越來越厚,會發生這種訂購價格比贈品還要低的情形是因為現在的雜誌已經不再是雜誌了。所以借用胡適在「母親的教誨」一文中的一段話改寫為「雜什麼誌?報紙都不報紙了」。(作者江亘松)
什麼是雜誌?維基百科上面寫著「雜誌或期刊是一種定期發行的連續出版物,其中包含各種文章內容。是一種介於書籍和報紙之間的出版物。大多數的雜誌的收入來源都是廣告和讀者的購買。」換句話說一本讀者不買或廠商不花錢作廣告的雜誌是無法繼續經營下去的。但是我想把這樣的定義修改一下,因為如果我們把出版品換個角度來看其實雜誌可以視為一種「通路」,在這個通路除了傳遞原本的文章與圖片內容,還可以傳遞很多資訊,例如廣告就一直是雜誌在傳遞的重要「產品」,所以如果把雜誌當成產品那訂購價1600卻送三千多的贈品是賠錢生意,但是如果把雜誌當作通路,那上面傳遞的廣告所獲得的利潤就有可能補貼這些雜誌印製與郵寄的成本。(作者江亘松)
不知道您是否在某些街道路口拿過一份叫做「交叉報」的報紙?那是一份以廣告為主的報紙,免費索取,現在每次發行16頁,類似的媒體還包含蘋果爽報、破報、Upaper等,這類報紙每天發行量大約15萬份左右,雖然相對於自由時報在全國每天七十幾萬份的銷售量來看算是相對的少,但是這種僅針對部分特定族群的報紙每天可以發行十幾萬份其實是很有效益的。這種報紙都是免費索取的,甚至會派工讀生主動塞給你閱讀。他們賣的是什麼?不外乎廣告而已,既然是賣廣告,那麼廣告主自然對於被閱讀量相當在乎。這就跟行銷4P中鋪通路是相同的概念,所以如果作文化出版事業的人還把「那一本東東」當作產品,那可以改一下把那一本「東東」改一下變成通路看看。(作者江亘松)
其實我的第一本書原本有個神奇的出版計畫如下:配合現在台灣最高大樓的數字潮流寫101篇,然後每一篇找一家與內容有相關的廠商贊助兩萬元作為被置入行銷的代價。這樣就可以有202萬,花大約20萬印刷壹萬本之後請書局幫我賣出去但是每一本只收1元,為了答謝書局的辛勞並且讓我光榮地登上暢銷排行榜所以每一本我還給書局50元的服務費,這樣我不僅馬上可以成為暢銷作家而且馬上可以獲利132萬新台幣,而看書的人與贊助的人都各取所需互蒙其利,看起來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作者江亘松)
只可惜我出第一本書的時候還不是有名的作家所以這個計畫胎死腹中,希望將來我某一本書出版時知名度已經大到可以讓這樣的出版計畫實現,那不僅可以把報紙這種免費索取的作法移植到書本的出版,更可以讓打廣告的廠商在更知性的情況之下作最直接的置入性行銷。(作者江亘松)
記得以前我寫過一篇文章討論是否掌握通路就擁有所有行銷資源?以出版業的情況來看,如果出版品本身是產品,那自然需要受制於通路廠商,但是如果出版品本身已經是通路了,那是否真的就可以握有較好的行銷資源?讓我們拭目以待更多雜誌作這樣本質的改變。(作者江亘松)
本文首載於<理財周刊>37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