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分享:
書籤收藏:
創業與行銷智慧:找到大市場並且真正走出去才能讓品牌國際化 常常有人問我台灣的品牌為什麼只有一些能進入國際市場?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建議讀者可以先回顧以前我寫的「品牌必須有品也有牌」(加入文章網址連結),那一篇是在提醒您品牌不是招牌,所以作品牌不能只是作廣告把招牌亮出去,而是要真的找到品牌的「品」然後跟「牌」一起推廣出去。(作者江亘松)
在討論如何將品牌推向國際之前,我們可以先由成功的案例試著觀察出一些現象。台灣足以在世界上自稱享有品牌效益的其實不少,例如電子3C類的華碩、宏碁,電子代工的鴻海、臺積電、聯電,生產民生用品的捷安特腳踏車,這些品牌都有個特性,那就是消費「量」夠大。沒有量的產品,要建立國際品牌可能會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使用過的消費者不夠多,難以建立口碑效益,因此產品透過消費者被傳遞的速度會比較慢,但是這一點還好,因為可以靠著時間的累積產生正向循環。(作者江亘松)
二、很難藉由大量消費者的使用回饋意見作產品修正與品質提升,在什麼都講究Web2.0互動概念的時代,如果產品只有少量的使用者,那生產者及銷售者便很難快速獲得大量的使用心得資訊,而能夠獲得較多消費者反應的產品若能將意見轉換為產品進步改良的動力,那就更能迎合市場的需求。(作者江亘松)
三、銷售量少自然營收就少,在賺錢不多的情況下,無論是要對產品作改善升級或者作持續的廣告也都有困難,這就會產生惡性循環,除非原本就已經準備一大筆錢準備連續燒好幾年,否則可能就因為差那幾個月而可以成功的品牌卻永遠看不到那一天。(作者江亘松)
台灣人口太少所以本身市場太小,當年沒有走出去是「沒勇氣」,現在沒有走出去大概已經是「沒能力」了,因此台灣的企業在全球化已經喊了這麼多年的今天如果還沒有將品牌國際化,那究竟還要不要將品牌國際化?也許要有一些另類思考方式。因為現在所謂的國際,究竟是以國家來區分還是以地區來區分?台灣廠商看的是大陸、歐、美、日?還是非洲、蘇俄、印度這些市場?目前已知的是很多台灣企業的策略是先在大陸建立品牌,因為那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完全符合消費量要大的需求,而且語文與交通條件對台商來說門檻相對也較低。(作者江亘松)
其實品牌國際化這個問題如果換成是大陸的企業來問我,我就會反問「貴公司在大陸是否已經是知名品牌了?」如果不是的話,那我會建議先把時間花在這個全世界都在覬覦的單一最大市場即可。這就像國際知名品牌如果在政治利益衝突下必須思考是否要為了大陸市場而放棄台灣市場的時候,大概都不太需要經過思索便能下決定的現實狀況一樣。台灣有的是創意與最接近全世界最大市場的機會,但是往往有趣的現象是許多人都採取捨近求遠的作法。過去把時間花在講英文的美國,前幾年看到歐盟成立則移師歐洲,最近看到中東與俄羅斯興起又開始轉向這些難度越來越高的國家了。如果真的要由台灣走出去,何必把目標侷限在那邊呢?
其實台灣的品牌要進入國際真正的障礙只有一個,就是老闆是否自己願意踏出去,我認為葉兩傳的「老子茶」那個案例可以作為很好的參考。他為了在歐洲經營一個東方的飲料,花了四、五年時間在歐洲不斷考察,台灣一般的老闆願意花多少時間作準備?看到這一點,我覺得最大的障礙不是外在因素,內在心理與行銷技巧才是最大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