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分享:
書籤收藏:
創業與行銷智慧:經營企業不能永遠只抱著談戀愛的態度,適當的時間總是要開花結果並且壯大規模 一家銷售毛利40%,年成長40%的公司,一定是家好公司嗎?不見得,因為還要看經營的時間與經營的規模。(作者江亘松)
台灣某家微型企業成立於四年前,目前公司沒有其他員工,只有兩位共同創業家。根據創業家表示,公司目前的毛利與年成長率都是40%,一年的營業額大約250萬台幣,先不論創業家的願景或者理想,純粹以一家成立四年多的公司來看,這兩個40%的數字看似漂亮,但是背後隱藏的意義其實還挺令人擔心的。(作者江亘松)
讓我們做些簡單的計算,首先,把年營業額250萬乘上40%的毛利率,再把這100萬分成12個月之後平分給兩位創業家,意思是公司若沒有其他意外支出的話,這兩位創業家在四年之後的現在,每個月都所得是新台幣四萬一左右。以這個數字來看,的確比一般上班族的兩萬八好很多,但是若以40%的成長率回推,這兩位創業家在四年前的每月所得只有一萬五千多元而已。當然,創業一開始總是比較辛苦,所以也可以接受。(作者江亘松)
但是若在這家公司的成長率沒有其他變化的情況下,可預期這兩位創業家未來三年的月收入分別是五萬七、八萬、十一萬二,也就是創業努力七年之後,兩個人總算會成為月收入六位數的創業家,但是這都是在持續維持40%毛利與40%成長率,而且不能有其他意外事件出現的情況之下。換句話說,萬一有什麼重大支出,這個創業計畫就可能會因此失敗或暫停。(作者江亘松)
創業如果只是為了「改善」收入,那不如多找一份工作就好,作者江亘松,因為創業要承擔的風險與責任比就業大很多,創業本來就是辛苦的,但是辛苦總是希望有甜美的代價,而不是希望永遠的辛苦。創業之初都是在證明「一切的想法是正確的」,所以一開始只要「能賺到錢」就是對的,至少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創業三年之後如果還在證明方向是正確的,那就很像一對交往三年的男女還在問對方到底愛不愛自己卻不願意論及婚嫁一樣會越來越看不到未來,所以很多企業為什麼明明成長率與毛利率聽起來都很漂亮,公司卻一夕之間舊消失了?各位讀者可以想像一下,假設這一家公司兩位老闆,突然發生什麼重大變故,隨便幾十萬的開支就可以讓他們週轉不靈,所以創業這件事情,要做成功很難,要做大更難,創業家的確都在風險中求生存。(作者江亘松)
台灣很多人喜歡創業,所以有很多微型企業,至於怎麼定義微型企業,我常開玩笑說「倒閉的時候除了老闆之外都不會有人難過的」就是微型企業。公司創立三年後要想的是如何把規模搞大,如果營業額可以變成2500萬,就算成長率只剩下10%,毛利率只剩下20%,也比對外宣稱40%的毛利與成長來的務實一點。所以企業在把自己變成好公司的時候,特別要避免成為危險的好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