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分享:
書籤收藏:
 全世界除了美、日、韓、歐洲以外,還有哪邊做的出汽車工業?不是台灣,而是中國大陸、韓國與印度,因為一台幾十萬台幣起跳的汽車,如果沒有幾萬台的銷售量,大概很難談市場與經濟規模,而在大陸與印度,人口與政策配合之下,這個產業是很好培養的,而事實上只要有人口與政策這兩隻手,要培養什麼產業都是輕而易舉的,因為中國大陸的內需市場幾乎就是全世界最想要的外銷市場。(作者江亘松)
開車的人都知道汽車業有雙B,在資訊業現在也有所謂雙A(Acer+Asus),而所謂山寨機指的是中國大陸以超級低價供給的Netbook(有別於Notebook,比較類似Eee PC的等級)。關於這些機器的效能與設計不是我有興趣的部份,相關資料請讀者搜尋一下google吧,甚至於網路上還有人評論這個RMB1508的AXUS愛信筆記型電腦原是一場騙局,不過站在行銷的角度來看,越是有新聞越滿足產品行銷的要求,所以且讓我們繼續看熱鬧下去。(作者江亘松)
我有興趣的部份在於,如果中國大陸在Netbook產業,真的跟汽車產業一樣,俠著人口+政策(甚至於有民族情節在裡面)的優勢,創造一個中國人用中國筆記本的嗜好時,那就像當初不起眼的QQ打敗ICQ,或者Sina、Sohu始終讓Yahoo、MSN排名在後面一樣。不知到時候雙A還會不會繼續以一些技術名詞來評論競爭的態勢?
在「山寨小筆電來勢洶洶 雙A無驚 笑看山寨來襲」這一篇新聞中,我觀察到雙A一共舉出了六個技術名詞來說明自己的優勢,其中包含「結構、散熱、保固、穩定性、資料安全、資料儲存」,又評論說山寨機「缺乏一線nb廠的成本能力」、「商業模式不健全」,越看越讓我擔心,這是掩耳盜鈴還是太輕忽對手?這個世界上不會只有這個山寨,因為有能力、有野心的人到處都是,而在批評山寨機只能在二級或以下的市場上販售的時候,也許可以先計算一下,這些城市的銷售量有多少?再去算看看如果對手把那六個技術名詞的問題,透過這大量使用所得到的利潤與經驗,逐步修改之後,山寨機是否有可能擊敗雙A機?也許一年之後我們可以回過來看看究竟山寨機是笑話,還是雙A的態度是笑話?
山寨小筆電來勢洶洶 雙A無驚 笑看山寨來襲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0,4442,content+120609+122009010200369,00.html
大陸吹起一股山寨低價電腦風,讓大舉進攻Netbook市場的台灣雙A(宏碁、華碩)成為市場擔憂可能會受到影響,不過由於山寨本空間不大,加上雙A挾龐大研發資源,因此都表示山寨本難成氣候,只能在中國二級或是以下市場上販售,更遑論打入國際。(作者江亘松)
低價電腦概念由MIT多媒體實驗室負責人尼洛龐蒂發起,要開發出一台適合開發中國家學童使用的電腦,因此成立了OLPC組織,要開發租最後售價只要100美元的電腦,也獲得廣達的支持。(作者江亘松)
目前山寨本分為兩大陣營,一個是走華碩Eee PC、宏碁Aspire One類似X86架構,規格也近似,由台灣處理器廠威盛主導,售價約在1,500人民幣,另一款則是走手機慣用的ARM(安謀)架構,售價更低,可能殺至1,000人民幣以下。(作者江亘松)
不過對山寨本作過調查後,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表示山寨本並不足懼。王振堂說,NB的毛利空間遠不如手機,山寨本又缺乏一線NB廠的成本能力,因此難以競爭。(作者江亘松)
除了成本之外,NB比起其他消費性電子,在結構、散熱等設計上更為複雜,而如果只是急就章生產NB,整體品質堪慮,雖然還是會有超低價市場可以生存,不過一般而言,市場空間不大。(作者江亘松)
華碩則表示,Netbook產品市場不是低價就好賣,售後服務是決勝的重點,大陸山寨Netbook市場即使能賣進大陸第3、4級城市,但整個商業模式、保固、穩定性及資料安全維護等不健全,很難與真正Netbook品牌廠力拚,山寨手機品牌再差,產品當機時只要重新開機就能重新使用,但電腦產品關係到資料儲存、保固,山寨筆記本電腦恐怖不易通過考驗。(作者江亘松)
另外,進軍國際市場部分,山寨本將難以通過國家檢驗的安規,再來筆記型電腦產品生命週期比手機長,售後服務的備料是一大學問,山寨本沒有龐大代工廠運籌,市場也大幅受限。(作者江亘松)
|